目光坚定,步伐才有力气,心怀勇气,再远都可以到达。这是一次充满难忘回忆的经历,是文化的碰撞,是心灵的对话,更是成长的助力。

郭昕怡
湖南师范大学2018级法语班学生
曾于法国图尔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留学
专业lettres et langue

初出国门,“抱团取暖”是留学生们通常采用的生活策略,但当开学前的“新手保护期”结束后,由于选课的不同,我们终究要独自面对全新的校园生活。
在共计八门必修和选修课中,我的六门课程的班级都没有一位同来的中国同学,于是我“被迫”进入了世界文化的大染缸。但这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
每每独自一人去食堂吃饭,总能随机收获一名“异国饭友”——第一周是学艺术并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的Anya,第二周是家住巴黎主动提出帮我修改文书的Emma,第三周是滔滔不绝地和我分享自己如何是成为一名素食主义者的Lorenne……于是每一份普通的食堂套餐都变成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交流。

从熟悉的集体中“剥离”,注定会经历一个迷茫的时期。我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感觉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集体”。但走过这个阶段,我真实地体会到了独自行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我相信,独自走过的路,都会成为将来前进的基石。
在法国的五段旅游经历是我交换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收获的不知有满眼的风景,更有一位位带给我意外惊喜的朋友。
这五段旅程目的地分别是索漠城(Saumur),普瓦捷(Poitiers),南特(Nantes),图卢兹(Toulouse)和里昂(Lyon),每一次出发融合着文化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我也在其中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在这里,我想重点分享三段经历。

在普瓦捷的时候,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是和两个女生的家庭ktv之夜。主人公之一的Eno是一个十分独立的女生。进入大学之前,她在英国工作了一年,挣够了自己的大学费用和一辆车的钱。
我喜欢她独立的性格,喜欢她唱歌时的专注,更喜欢她因为曾经历过异国生存的种种里而对此时身处异国的我的理解。跟这样的人交流,你会意识到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你的同龄人可以过着与你截然不同的生活,她做出的令你佩服的抉择也会成为你面对将来生活的另一种选择。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一个名叫parc de Blossac的公园 ,我觉得那里的风景就该在电影中,比如《头号玩家》主人公拿到第一把钥匙的场景。在开着小小的敞篷车逛花园的时候,Melodie 肆无忌惮地疯狂按铃,车开得飞快,她也笑得很开心。我从侧面看她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很张扬也很鲜活的生命力,仿佛我们此时此刻就是电影中的女孩。在图卢兹的三天两夜让我深度体验了一把法国大学生的日常居家生活,从服装店到书店一条龙,从两个人的中餐到七个人的法餐,这座年轻的玫瑰之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难以忘怀的,是那一场七人聚餐。食物是法国南部的特产,一种土豆和奶酪合成的食物,搭配香喷喷的鸭腿,甜点是图卢兹特色的紫色马卡龙。
其中一位曾在世界各地旅居,目前在图卢兹做花店主的女生Camille提到她在美国旅游时见到唐人街的震撼,“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城中城!”,接着她又向我强调今天主菜的奶酪来自法国的哪个城市,不是所有奶酪和土豆做出来的食物都可以称作Aligot(严肃脸)。她认真的样子让我想起在国内,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自己当地的美食的执念。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以一种“过客“的心态来体验法国的生活,那一餐我却有种自己本来就生活在其中的奇妙体验。或许是因为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分享着许多相似的感情吧。

南特之行的目的原本是参加语言考试,却意外打入了两个法国家庭的内部,让本来平平淡淡的考试之旅变得格外有趣。周五傍晚刚到南特车站,就愉快地被告知这里周末坐车免费。
在几次换乘顺便欣赏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布列塔尼公爵城堡的外侧后,我顺利到达了预订的民宿。
在这里,和朱莉一家的相遇让我意外获得了“正宗法餐”初体验。周日中午,在城南的一栋典型的法式家庭住宅中,就餐人员有朱莉的父母,妹妹,爷爷奶奶,和一位外国朋友。

据说,这是疫情以来,他们家第一次正式的家庭聚餐。前菜是海鲜,主食是意大利面和烤鸡,餐后甜点是水果和冰淇淋。
这是一个颇有接待外国人经验的家庭,他们知道如何让外国朋友自然地融入到谈话中,比如分享作为接待家庭和一位来自德国的留学生相处一年中发生的趣事,给我示范如何配合使用刀叉取走盘子里最后的面点,在了解我的目标院校后帮我联系在那里就读的高中同学……
途中家里的橘猫时不时地跑过来打断谈话。听着他们分享生活的点滴,看着他们和中国不同的分餐方式,我有种奇妙的,一不小心乱入了一个崭新的文化磁场的体验。

事实上,法国的每一座城市,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景。而在我个人看来,美丽的景物固然是游览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却远远不如人有趣。幸运的是,从南到北的路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有趣且充满善意的人。
素材提供 | 2021-2022学年我校赴法国图尔大学交换生
编辑 | 吴傲